生产成本核算只有事前有意义,事后的成本核算只是马后炮

订单的交付,分为生产前(事前)、生产中(事中)、生产后(事后)。
如果订单的成本在事前就可以核算出来,企业对利润的管控才能游刃有余。
而很多企业的会计们却是事后核算的。
这样的马后炮是如何指导企业管控成本的呢?
如果企业事后核算成本,完全失去了会计的本质职责,完完全全地“照本宣科”。
又有很多人说,事前很多都不知道,怎么核算?
这个疑问,我想,问的人都知道怎么解决!
是材料搞不出来价格?还是每道工序算不出来人工成本(很多企业都是计件工资啊)?
我想这些都可以找到核算的基准数值。
又有人说,我们是非标定制的,没法事前核算成本!
这绝对是忽悠老板们的弥天大谎!
越是定制化的非标产品,越应该事前核算,起码也得知道这个订单是盈是亏吧?蒙着眼睛干活总是不合理的。
很多ERP软件也是搞一套最后财务系统核算成本的解决方案。
是的,教科书是这样教的,要把发生过的事情用货币的形式去表达。
但是,任何理论都是为“用”而生的。
如果不能解决用的问题,这样的教科书又有何用?
孟子说过“尽信书不如无书!”
我们还是应该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去研究,去找方法,去解决实际的问题。
而不应该理所当然的认为,教科书就是讲的事后做,这不是本本主义吗?
我们只有真正为企业解决问题,降低损耗。
才能让这个原本美丽的地球,节能、绿色、水可饮、无雾霾,到处一片绿水青山。
- 上一篇:拼多多在哪里拼ERP软件? 2021/1/23
- 下一篇:必须降低ERP的实施代价 2021/1/13